Search

記得之前…很久以前曾經討論過 #止咳化痰 這問題。訪視過程案家經常會問 長輩酷酷嫂,痰很多都咳不出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記得之前…很久以前曾經討論過 #止咳化痰 這問題。訪視過程案家經常會問 長輩酷酷嫂,痰很多都咳不出來,希望醫師開藥讓病人不要咳嗽且痰能少一點🙄🙄

對於這樣的要求我心裡都是先翻白眼

想想為什麼長輩會酷酷嫂?是痰?還是口水?呼吸功能好嗎?臥床嗎?意識清楚嗎?活動量夠嗎?翻身拍背做得確實嗎?有存管路嗎?水分攝取夠嗎?

臥床有胃管的個案吞嚥功能差(不然自己吃就好不用留胃管),口水積滯喉頭呼吸感覺聲音比較大,不一定是痰卡著,如果聽到淅瀝呼嚕像喉嚨處淹水比較多是口水,側臥後引流或用棉棒沾水挖除多少可以緩解,不要躺直直的那樣,會被自己的口水嗆到,若是沒有確實清潔口腔,這樣的哽嗆可能就會造成吸入性肺炎。如果個案意識清楚鼓勵自主活動,增加肺擴張活動,以利分泌物排除。如果意識欠清,照顧者就需要經常協助翻身拍背做被動活動。沒有好好確實拍背都先別想抽痰,因為只會抽到口水,痰還在肺裡面。(說來話長…以下先省略3000字)
照顧者天真的以為「化痰藥」就是吃了以後痰會不見,錯錯錯…化痰只是讓痰液變稀釋,不要太黏稠,好咳一些,但是如果給太多,痰變得很稀像水龍頭一樣,一直咳不完,加上長輩體力又差,就會感覺怎麼一整天都在咳……。再來照顧者以為聰明就會代替病人表達要求醫師開一點「止咳藥」,原來已經被搞到很稀就排不完的痰這下又要他止咳,那……到底那些痰是要排除還是要留著呢?我也很難解釋照顧者這樣的邏輯。

再來聊止咳藥…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止咳藥水包裝說明:喝下後不要再喝水。為什麼?藥物從口入經喉嚨蓋住纖毛減少活動,作用像是川貝枇杷膏或喉糖或龍角散涼涼的,達到止咳效果,吃藥若喝水就沖掉藥物停留喉嚨抑制咳嗽反射的效果,那若個案有胃管,藥物直接不經過喉嚨直接灌入胃…那…那…作用是要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嗎?

訪視若是遇到檢視用藥有一堆止咳化痰藥的病人我都超級頭痛…可能是照顧者描述病人症狀過程太在意 止咳與化痰 的問題了,反而疏忽其實 #咳嗽才是保護身體的正常反射,不要去抑制,尤其是臥床長輩們。

好了,講完,累爆。
麥勾 開/吃 那麼多味素藥 好嗎?
確實翻身拍背活動才是王道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